泰邦生物集团私有化交易完成

2021年4月20日,中国领先的综合性血液制品和生物医药企业泰邦生物集团(China Biologic Products Holdings, Inc.;纳斯达克股票交易代码:CBPO,简称“泰邦生物”)宣布,泰邦生物私有化交易已正式完成。泰邦生物同时宣布,公司股票自即日起停止交易,并已启动从纳斯达克主板退市程序。

2020年11月19日,泰邦生物宣布与大钲资本牵头的买方团达成收购协议。2021年3月1日,泰邦生物特别股东大会批准了该项交易。

根据协议,大钲资本牵头的买方团以每股120美元的价格,收购买方团成员之外的其他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这意味着公司总估值约为47.6亿美元。参与收购的其他买方团成员包括中信资本、高瓴资本、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管理层成员及其各自的关联实体。

泰邦生物集团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血液制品和生物医药企业,核心业务包括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作为血液制品行业领导者,泰邦生物集团拥有亚洲规模最大、国际技术领先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拥有行业领先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血液制品研发实验室;拥有涵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20多个品规的血液制品的产品线。

此外,集团旗下的非血制品业务板块拥有人工硬脑膜、人工硬脊膜、人工神经鞘管、肌腱膜等多条产品生产线,以及德国Zeppelin品牌的神经外科领域全线产品等。产品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医疗市场。

大钲资本领投瑞幸咖啡总额为2.5亿美元的融资

  • 该笔资金将帮助瑞幸咖啡履行此前达成的海外债务重组计划,以及美国证监会和解协议
  • 融资将进一步优化瑞幸咖啡的财务结构,帮助公司专注于业务运营和发展,创造长期价值
  • 公司现有机构股东对瑞幸咖啡的投资,表明了对公司商业模式和业务长期发展前景的看好

2021年4月15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宣布已和公司现有机构投资人签署一项总额为2.5亿美元的融资协议,大钲资本领投。根据融资协议,如交割条件满足,大钲资本将通过定向增发,认购总额为2.4亿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

该笔融资主要用于瑞幸咖啡此前达成的海外债务重组计划,以及履行与美国证监会达成的和解协议。

作为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股东,大钲资本继续看好瑞幸咖啡业务模式和长期发展前景。

该笔投资将帮助瑞幸咖啡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帮助公司专注于业务运营和发展,创造长期价值。
该融资协议的交割尚取决于若干交割条件。

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MDT会诊中心落地美中爱瑞肿瘤医院

2021年3月27日,“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在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位于北京大兴区中华文化园旁侧)揭牌落地,为全面推动国际多学科诊疗模式的落地实施正式拉开帷幕。

大钲资本于2018年投资美中爱瑞肿瘤医院,是美中爱瑞最早的机构投资人之一,并参与了医院的筹建工作。

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简称MDT)全程诊疗模式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即由来自普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科室专家组成工作组,通过多学科专家共同会诊讨论的形式为肿瘤患者达成下一步治疗方案,并由核心MDT小组执行该治疗方案。

让MDT真正落地有多难?MDT落地私立医院,是什么让美中爱瑞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本文带你了解北京美中爱瑞医院的成立初衷和MDT理念。

一、为MDT落地而调整流程

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作为北京第三家三级肿瘤专科医院,拥有来自于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北京三甲公立医院专家等国内外顶级肿瘤专家团队,采用全程、实时、综合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为基础,将实时全程MDT模式纳入医院诊疗常规。此理念与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高度契合,经实地考察后,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决定将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定为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首家MDT会诊中心基地落地试行医院。

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便在探索MDT模式。而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于2018—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工作。

但在实际操作中,MDT并不容易实施,比如北京肿瘤医院曾尝试推行多个专家的挂号制。患者一次挂号5个专家,实现“多学科会诊”,但在具体实施时,会出现会诊意见难以整合,面对会诊争执时难以决断。

最终许多医院发现,“让专家聚在一起会诊”容易,但后续由MDT专家团队提供诊疗保障比较困难。

为打造真正实用的MDT模式,美中爱瑞院长徐仲煌从流程、组织入手对医院进行了改革。

美中爱瑞肿瘤医院搭建了全新的医疗服务架构,以不同癌种为核心设立专科单元,设立肺癌中心、乳腺癌中心、妇科肿瘤中心、胃肠肿瘤中心、泌尿肿瘤中心、肿瘤康复中心八大医学中心,以癌症中心为基础单元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在每个医学中心,都由肿瘤内科和肿瘤外科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团队协作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并专门设立个案管理师(Case Maneger, CM)岗位,作为医患沟通的纽带提升诊疗效率。这些基础架构制度保障了MDT全程诊疗模式的真正落地实施。

二、让患者实现无感的MDT

据统计,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中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据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公布的信息显示,美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为66%,而中国只有30.99%,提升中国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生存现状是医疗界始终追寻的目标。

大量的患者在就诊时经常会被各种“专业问题”所困扰,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科学高效的享受到MDT服务。而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实施的MDT很好的解决了患者的这些困难。

在具体接诊中,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对于每一位门诊肿瘤患者,在开展具体诊疗决策前均为其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团队),包括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介入科、营养科、疼痛康复科等不同学科(MDT学科往往达10余学科之多)专家,共同探讨之后形成各科认可的诊疗决策意见,由核心诊疗小组进行落实。

患者诊疗信息动态在MDT会诊专家团队中实时共享,核心治疗小组随时可以向会诊专家团体进行咨询,并在必要阶段可发起召开第二次MDT讨论。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医生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同时还降低了肿瘤患者的就诊难度。

患者进入院内后,由医院为其MDT模式提供系统化支持,无论是信息化系统,还是就诊流程都被重新设计。患者本身并不需要重新熟悉这一模式,但是增加的MDT小组团队将针对患者病情给出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我们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有困难,但是我们必须要走出这一步。”徐院长表示,私立医院本身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但作为前协和医院的医生,他希望能够像曾经那样,继续做一名好医生、追求好技术、提供好疗效,服务好每一名患者。

美中爱瑞定位于普惠大众。为了减轻患者负担,目前美中爱瑞正在积极接入医保。同时,医院已经组织成立了公益基金会,帮助困难患者。

天数智芯正式发布云端7纳米GPGPU芯片及产品卡,实现国产高性能GPGPU历史突破

2021年3月31日,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天数智芯)正式发布全自研高性能云端7纳米芯片BI及产品卡,实现国产高性能GPGPU历史上的突破。

BI芯片及产品卡均以实体形式发布,即将进入批量生产和商用交付,产品开发和商业应用进度领先国内同行1-2年时间。

在产品发布仪式上,国内服务器、互联网、人工智能、安防、HPC、数据中心、运营商等7家代表性的产业领军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讲究实效、共同发展”为原则与天数智芯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国产自研高性能GPGPU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普及,共建行业标准、生态和产业链。

天数智芯于2018年正式启动7纳米GPGPU云端计算芯片设计,是中国第一家GPGPU云端计算芯片及高性能算力系统提供商。公司以“成为智能社会的赋能者”为使命,瞄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技术市场,重点打造自主可控、国际一流的通用、标准、高性能云端计算GPGPU大芯片,从芯片端解决算力问题。

此次发布的BI云端训练芯片以同类产品1/2的芯片面积、更低的功耗,提供主流厂商产品近2倍的性能,支持国内外主流GPGPU生态和多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结合全自研的全套软件栈在软硬件层面兼容业界主流生态,从而提供灵活的编程能力、强大的计算能力、富有吸引力的性价比并帮助客户实现无痛迁移

天数智芯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及高级副总裁郑金山介绍了BI芯片及产品卡。郑金山表示,BI产品作为天数智芯推出的首款旗舰产品,实测数据基本符合设计规划。

凭借优异的性能、能效及性价比,天数智芯BI芯片及产品卡量产后能够为AI训练和推理、认知型AI、高性能数据分析、基因组研究、金融预测分析等各种高负载工作提供理想的算力支持,服务于教育、互联网、金融、自动驾驶、医疗、安防等各相关行业,赋能AI智能社会。

郑金山表示:“很多来自行业内的有识之士,因为想开发中国自己的GPGPU这个朴实却具有极高难度的目标加入了天数智芯,从而使得天数汇聚起一支完整覆盖了GPGPU产品前后端软硬件的研发设计并深谙实现产品商业化闭环的团队。BI芯片实现了多角度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生态、算力、应用场景、标准化产品等多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这是团队协作的成果,也是梦想的力量。”